为追溯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不断积蓄党组织能量,12月25日,育英学校党总支组织党员们走进芙蓉区修业小学,开展“坚定革命信仰,传承红色精神”党员教育活动。
党总支书记陈喜琴率领党员们参观《湘江评论》编撰旧址、《湘江评论》陈列馆,聆听创刊历史,重温入党誓词,上革命教育课,追寻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光辉足迹。
“世界什么问题最大?吃饭问题最大。什么力量最强?民众联合的力量最强。”1919年7月14日,《湘江评论》在长沙创刊。真正的编辑部,是藏在修业小学南面一间简陋的房间里,时任历史教员的青年毛泽东,白天上课夜里撰稿,为创刊号撰写创刊宣言及长短文二十余篇。尽管刊物发行不到一个月,但作为五四时期进步期刊中思想性、进步性最突出的刊物之一,对当时湖南和全国的革命运动产生了巨大影响,许多进步青年在刊物的影响下觉醒,并走上革命的道路。毛泽东也由此走上从教师到职业革命家转变的道路。
育英党员们怀着对老一辈革命家的无比敬仰和怀念,沿着《湘江评论》的红色历史长河,驻足《湘江评论》纪念碑前,重温入党誓词,铿锵有力的宣誓声响彻在修业这所百年老校的校园上空。
第一党支部书记刘娜带领党员们集中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是全面系统反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权威著作,记录了党的十九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着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的智慧方案。
刘娜书记就加强党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动改革新突破、推动高质量发展等内容做了学习交流,并围绕“以人民为中心”的治国理念,立足学校实际谈所思所想,分享了她看待“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思想在学校教育教学落实中的立场和观点。她号召全体党员要不断加强思想学习,提高政治站位,紧密结合教育改革发展的新要求,结合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新期待,在知行合一、学以致用上多下功夫,始终以“学生至上”为根本理念,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为己任,不断奉献教育智慧、创新有为。
第二党支部书记邹开仕主持2020年党员“爱心服务送温暖,立足岗位创佳绩”总结表彰活动,并邀请退休党员为送教服务的在职党员颁发荣誉证书。
为助力乡村教育均衡优质发展,充分发挥育英名校名师辐射示范引领,发挥育英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自2019年以来,学校党总支组织党员积极开展志愿送教服务活动。育英党员小分队多次赴新晃、溆浦、麻阳、浏阳、宁乡等地开展实地帮扶,并通过“云课堂”、“云教研”、“云活动”等方式积极推进网络帮扶行动。在现代教育技术的支持下,育英学校大力开展教育共享、精准帮扶活动,线上线下双轨并驱,为促进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做出芙蓉教育人的时代担当。
陈喜琴书记在活动总结中指出:育英党员要永葆政治忠诚,坚守理想信仰,积极投身改革,勇于担当负责;在深化育英品牌建设的行动中,在推进芙蓉幸福教育的道路上,在助力教育脱贫攻坚的事业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身示范,砥砺前行,不断交出人民满意的育英党员的时代答卷。
参观《湘江评论》编撰旧址
参观《湘江评论》陈列馆
听革命教育党课
重温入党誓词
第一党支部刘娜书记交流分享
党员活动现场
第二党支部邹开仕书记主持主题党日活动
党总支陈喜琴书记总结讲话
各党小组颁奖
党员集体合影
( 供稿:邹开仕、刘娜; 供图:刘森林、吴明权; 审核:陈喜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