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4日下午,邓仕秀名师工作室的成员齐聚育英学校,聆听近期外出听课的五位老师的学习心得汇报。活动本着“学习、思考、交流、分享、成长”的理念,四位赴杭州参加“千课万人”学习的教师代表深入浅出地汇报了她们学习得到的新信息、新理念、新方法,并把自己的所感、所思、所悟与老师们进行了交流分享。
刘幸幸老师分享了徐长青老师《烙饼问题》的精彩课例。徐老师引导孩子们把手当作小肉饼,以黑板为锅,“呲啦,锅来了!呲啦,饼来了!”用幽默风趣的语言,把一节数学课上的生动活跃。怎样以幽默、激情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刘幸幸老师的分享引发了老师们的思考。数学并不拘泥于“x、y、z”上,而人文之美也不仅仅体现在华丽的辞藻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为犄角,交相辉映。刘羽梅老师带我们领略了数学教学中的诗意与美,在数学教学中,我们是否也可以让数学披上人文情怀的外衣,从而让数学浸染人文之光。
范凌老师给我们分享了她最深的感悟:重视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我们是育人而不是单纯地教书。她抓住《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中老师对学生已有经验的处理:既然学生大多数知道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计算公式,那在课堂中就应该把重点放在这个公式的怎样来的之上,让我们有焕然一新的体验。“还原课堂原生态”李纯老师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解读了她对这一句话的理解:研读教材,关注学习的主体是学生;课堂上让学生充分体验学习过程,重视学生的感受;关注全体,相信儿童的学习能力。
会末,首席名师邓仕秀老师充分肯定了四位老师的发言汇报,总结了几位老师的观点“尊重,真实,育人”,并鼓励老师们能把这些理念结合实际付之行动,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学员老师们用心倾听,收获满满。通过本次交流活动,学员教师们开阔了视野,活跃了思维。此次交流活动不仅使外出学习教师及时梳理、总结学习的收获,同时通过汇报活动,有效地实现了教育资源的共享,做到一人学习,大家受益。
四位老师正专注分享
邓仕秀老师做工作总结
工作室成员开心合影
( 供稿:邓秋寅; 供图:雍剑婕; 审核:邓仕秀; )